每日更新海内外科技资讯,关注我,不迷路!
(资料图)
中国千禧一代,指的是1981年至1996年出生的人群,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儿女,也是经历了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一代。
今年,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将迎来40岁的生日,也就是传说中的中年。但是,他们的中年生活是否会像他们曾经期待的那样充满激情和成就呢?
近来,一种叫做“躺平”的潮流在中国千禧一代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。所谓“躺平”,就是放弃婚姻、生育、就业和消费等社会期待,选择一种低欲望、低压力、低成本的生活方式。这种方式被认为是对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种反抗和拒绝。
“躺平”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罗华忠,一个31岁的前工厂工人。五年前,他辞掉了工作,骑着自行车从四川到西藏,决定靠打零工和每月几百元的积蓄过活。
他曾写了一篇博客文章,介绍了他的“躺平”生活,并配上了一张自己躺在床上的照片。他写道:“我一直在躺平,我觉得没什么不对。”他给文章起了一个标题:“躺平就是正义”。
这篇文章很快被中国千禧一代视为一种反消费主义的宣言,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。“躺平”也成了一种更广泛的社会现象。几十年前,成功的路线图是努力工作、结婚生子。努力奋斗被视为一个公平的交换,因为数以百万计的人摆脱了贫困。
但是,随着员工工作时间越来越长,房价涨幅超过收入,许多年轻人担心他们将成为第一代比父母过得更差的人。他们现在通过拒绝参与这种价值观来反抗长期以来的繁荣叙事。
罗华忠的博客文章很快被删除,主流媒体也出台了一种反叙事,鼓励年轻人为了国家的未来而努力工作。
但是,“躺平”的支持者并没有放弃他们的选择。丁磊(音译),22岁,在“躺平”了近三个月后,认为这是一种“沉默抵抗”。他在三月份从大学退学,因为他不喜欢父母为他选择的计算机科学专业。
退学后,丁磊用自己的积蓄在深圳租了一个房间。他试图找一份正常的办公室工作,但意识到大多数职位要求他工作很长时间。“我想要一份能让我有自己放松时间的稳定工作,但我在哪里能找到呢?”他说。
“躺平”的原因是什么?为什么中国千禧一代不想努力奋斗?他们的“躺平”对中国社会和经济有什么影响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。
标签: